有人在哀叹,有人在狂喜,哈军工导弹楼,在一地鸡毛中落幕(内附导弹楼照片)
众所周知,本频道一直是反对拆除哈军工导弹楼的。
为此也做了几次的报道:
但是嘛,我也说了,我毕竟是个自媒体,就赛博哭丧罢了。
拆除导弹楼盖宿舍,那是人家校领导深思熟虑的。
深思熟虑过的能是错的吗?
再说了,人家有产权,爱怎么玩怎么玩,我们这些拍大腿说不能拆的,又算老几呢。
所以,相信就完事了。
要不怎么说,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。
在你我还在为历史建筑即将被毁而惋惜时,小朋友们已经开起了香槟。
激动之情溢于言表,「越来越好」都打成「越来越来」了。
评论区只有几位对导弹楼的拆除表达了惋惜。
更多的则是不关心,或者只关心自己能不能住上,以及希望早点拆的。
多么刺眼啊!你以为的珍贵历史痕迹,在这些小孩子眼中,不过是破板楼罢了,拆,都可以拆,没有什么是不能拆的。
他们没有经历过历史,也没有被告知过历史,就更不会去尊重历史。
你觉得这是一段珍贵的记忆,是哈尔滨一处重要的历史痕迹,应该被保护。
可对这些外地来的、可能本来就看低一眼哈尔滨的、对历史完全不感兴趣的、从小到大物质都被极大程度的满足的孩子来说,这就是个屁。
甚至屁都算不上。
也就没有什么能比自己的舒适更重要了。
而你在这哭丧,就纯属拦着人家过好日子,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了。
要不为什么说,人类的悲欢从来也不相通嘛。你在这痛心疾首,高声疾呼,赛博哭丧。人家只觉得你碍事,吵,闹麻了,是个管理成本罢了。
我为什么对拆历史建筑盖宿舍楼如此反对?因为我们至今仍不知道宿舍楼究竟再盖几个才能叫够。至少新盖一个21公寓,是远远不够的。
上一代孩子认为花这么少的钱念公立大学,有个住的就够了。
可后来的孩子,却觉得八人太多了、不是独卫了、不能洗澡了、六人太多了、上下铺太差了、没有空调了、没有电梯了、没有暖廊了、新旧公寓待遇不一样了、四人太多了、二人太多了,等等等等。
而大兴土木盖宿舍,永远都是在追赶已经快毕业了的学生的要求。
谁能拍着胸脯的告诉大家,下一代孩子们要求的大学宿舍,不会比这一代孩子们要求的更多?
至少在我看来,这些所谓的新公寓、好公寓,条件也都远比不上北上广出租的小单间或者普通旅馆的小标间,更比不上这些学生自己家里的大house了。
你不去说,不去算这笔账,大家都不会认为这平均到一天就几块钱的住宿费其实是补贴出来的。只会觉得大家都是这样的,所以这完全是正常的,是必须的,是基本要求的。
到时候你觉得已经很不错了的生活条件,新一代的孩子还是觉得在没苦硬吃,你又该如何?
所以盖宿舍楼,早就已经成为了抱薪救火,薪不尽火不灭。这样下去,所有人的大学生活里,永远都会充满了对宿舍不满的吐槽声和工地的施工声。
那么接下来的几年,也就可能将有更多的校园老建筑被拆除,军工操场都可能被盖上一大片宿舍。(刘志刚校长还说没人敢动军工操场,哼,你看他们敢不敢)
然后你将会发现,住上了四人寝的学生,将会抱怨为什么没有二人寝。住上了二人寝的学生,将会抱怨为什么没有单间。
宿舍越盖越多,学生人数却增长缓慢。而住宿费,可能也还是和如今一样。毕竟,如今的住宿费,也和二十年前一样。
那么这一届届的孩子上了四年大学拍拍屁股走人,一代代的领导们干满一届刷新履历走人之后,又会给军工大院,给哈工程,给哈尔滨,留下什么呢?
大概是成片成片的宿舍楼,和依旧无法令人满意的住宿环境吧。
哈尔滨,乃至全国各地到处可见的城市伤疤,就是这么来的。
前人曾拼命坚守,后人欲除之而后快,“深思熟虑”后终于拆了,拆完自己拉了坨大的,再拍拍屁股走人,更后人翻看史料再唏嘘。后人哀之而不鉴之,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。
所以,想开香槟的,请继续开,但也别拦着我们哭丧的继续哭。
反正日哭夜哭,董卓也哭不死。
就请董卓们别太破防了。
感谢各位哈军工和军工七校的校友、子弟和亲朋好友们的收看,希望大家可以不要吝啬自己手中的关注、点赞、在看、转发、赞赏、评论,我们下期内容再见!
相关阅读
冷知识篇
哈工程篇
哈军工篇
军工七校篇
校园篇
访谈篇
民间百解篇
十大神器篇
全身像篇
半身像篇
校园新地标篇